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55|回復: 0

大樹菠蘿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7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75518
發表於 2014-8-15 19:38: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樹菠蘿嘉年華——光板田村飄香

荃灣光板田村的《大樹菠蘿節》,今年已經舉辦至第六年,筆者再次走訪,找來農夫、居民、主辦單位,分享今天鄉農生活、低碳生活的可能性,勾勒出本地城鄉共生的新面貌。 第六年舉行的《大樹菠蘿節》,隨著愈來愈多市民參與,已成了這個位於荃灣淳樸村子的特色盛事,到時到候,村民便同心合力,忙碌張羅。筆者於2009年曾採訪該地,見證《大樹菠蘿節》的誕生,今年再去,這個鐵皮寮屋沿路搭建的村子,寧靜簡樸依舊,雖然訪問不同村民,卻竟有探訪老朋友的親切感覺。連日來天氣不穩,但我們到訪當日,陽光燦爛,天公造美,讓筆者得以再見光板田村的歡顏。 得到主辦的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服務幹事陳姑娘引路,我們首先拜訪彭叔的家,卻先要跟他三隻友善的狗打招呼。除了大樹菠蘿樹,他還種了長春花、臭草、蛇皮果、霸王花、田灌草等等,可說是小型「百花園」,他也養蜂採蜜,聽說光板田村居民近年就興起養蜂,「甚麼都種一些吧!」據悉今年年頭雨水多,又曾天降冰雹,致使今個夏天大樹菠蘿收成欠佳,陳姑娘及部分村民,也擔心《大樹菠蘿節》能否順利舉辦,但採訪當天所見,仍有不少大樹菠蘿掛在繁茂枝頭上,有些大樹甚至結了十多顆大樹菠蘿,甚為壯觀,部分也頗巨大,看來仍有足夠農作物展示,「收成好,大樹可結二、三十顆大樹菠蘿,果實體形也更碩大。」又名菠蘿蜜的大樹菠蘿,外表像榴槤,皮內有大塊黃肉,味道蜜甜,也有分「糯米」和「粘米」兩種,前者黏黏糊糊,多適用於製作果醬,後者肉身較爽,人們較愛食用,但屬「糯米」還是「粘米」,不得催生,「未結果,都不知道是『糯米』還是『粘米』!」 彭叔於1949年從內地來到香港,光板田村便成了他的家,居民種起大樹菠蘿,遮陰擋雨。「香港屬於亞熱帶地區,氣候適宜種大樹菠蘿,果實在冬天不會掉下來。春天開始結果,待至夏天就成熟。我試過把種子帶到內地梅縣種植,樹是長了出來,但從不結果。」他笑說大樹菠蘿很易種,好天曬落雨淋,但大樹也要待至七、八年後才會結果,「而且果實會結得愈來愈多。」大樹菠蘿成熟後,他會扛起一籮又一籮,搬到市場販賣嗎?「沒得賣,街坊、朋友想吃,就來我家嘗嘗吧。又不是常有的事情,大家找個機會,一年見一次。」他又說,切開果實,放進雪櫃冰格,可擺放一年。

10.jpg

被陳姑娘稱呼為「大樹菠蘿王子」的嚴伯,只是他一人,便種了五、六十棵大樹菠蘿樹,每年夏天,會以梯作橋摘大樹菠蘿,手法明快,「見過重逾五十斤的大樹菠蘿!」大樹菠蘿很粗生,他早年把吃剩的果核,隨手拋進後山,後來樹木便生長起來。嚴伯愛吃大樹菠蘿,從大帽山聞「味」而至的馬騮、松鼠,也多番打擾,但嚴伯飼養的小貓卻不屑一顧。還有小偷順手牽羊,「多人認識,就多人來偷,我們很難預防。」現在他於路口加設一塊鐵板攔路,阻截閒人進出。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內地人湧入香港,市區消化不暇,政府遂以直升機灑傳單,呼籲市民到新界開荒,當時就有人手持傳單,來到光板田村定居,村子得以發展,曾經設立豬油廠、製衣廠、養豬場等等,雖然現已成了普通民居,但仍保留了鐵製路軌、招牌等遺。居民善用土地種瓜植菜,大樹菠蘿樹便是當地有名特產,陳姑娘告訴筆者,跟其他農田不一樣,村民把農耕融入生活,農作物不一定拿來販賣,只是生活習慣,收成時就呼朋喚友品嘗,無償分享。 由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主辦,光板田福利會、綠林城野及遊樂場協會協辦的《大樹菠蘿節》,今年已是第六屆舉辦,每年都吸引逾百人參與。今年活動包括板田市集、壁畫創作、環保生活果樹遊蹤導賞等等,也有村民即場授教以大樹菠蘿製糖果、果醬、以菠蘿葉紮染等技巧。陳姑娘說:「香港注重城市發展,許多年輕人甚至未曾踏足鄉郊,其實不少發達國家,如英國、韓國,都讓學生回歸自然,因為那裏才是最寶貴的課室。」在食物安全問題持續嚴重的今天,香港大部分糧食來源,仍得依靠外地輸入,「如果本土能夠發展農業,就有更多可能性出現。」大樹菠蘿已成光板田村特色,雖然不是大規模生產,卻成了村民生活一部分,而本土農作,又何止大樹菠蘿?「我們也想帶給大家一個疑問:本地農業真的不可能嗎?」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31 March 201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